工商時報【RTM泛旅遊協會理事長鄭佑軒】2013到2016年是臺灣旅遊創業的「美好年代」,創業風潮與資金浪潮,平臺金流技術的成熟,海外人士締造的入境市場,推升了「圈外人」對旅遊產業的創業興致,因而茂生大量「旅遊新創」團隊,從科技、媒體、創意體驗等不同角度,切入觀光經營。2016下半年起,市場反轉加上新創商業模式面臨落地運營的實際挑戰,旅創進入百家爭鳴之仲秋;針對全球旅遊產業現狀,可歸納出以下觀察:八項觀察 旅遊產業共通現象一、全球旅遊創業「量減價增、高度集中」:過去25年的歷史軸線觀之,旅遊創業投資高度濃縮在極短時間內(86%發生在2015∼2018年)、少數公司(74%落在Airbnb、Uber、國際OTA平臺、交通和共享單車類型的中國、東南亞獨角獸)、少數市場(60%投資發生在亞太市場、77%資金來自美國與中國)。二、旅創團隊發展的生存舞台:在全球旅創業中,1%成功IPO擁抱市場、1%被併購、16%面臨收購、26%失敗收場,其餘繼續找活路。三、旅遊創業投資三大熱門趨勢:用戶接觸渠道多元化(各OTA與社群網站)、營運模式拆解與專注、使用者經驗重組(資訊、設備、營運面)。四、線上旅遊成長快速,但市場份額占比仍相對低:2014∼2017年,亞太地區的線上旅遊滲透率成長快速,因此網路技術型旅遊新創企業,應積極爭取商模成熟、資金通路穩健的線下旅遊事業進行合作。五、日本入境觀光起飛、民宿法規及空間利用議題夯:搭東京奧運議題,估2020年入境旅客將超過4千萬人;商界樂觀看待後民泊法時代發展。六、目的地旅遊與體驗平臺,仍有大藍海市場:目的地旅遊體驗占全球旅遊總營收9%,為旅遊市場的第三大類,總市值1,290億美元。七、地區性的旅遊創業市場,「大市場向內看,小市場向外看」:以日本和新加坡為例,日本市場成熟,適合接地氣的內銷型商品;新加坡市場小,但國際化、效率高、商業高度開放、創投資金踴躍,適合連結區域和跨境市場。八、東南亞旅創已是「資本玩法、大菜格局」:企業界在傳統皇室、仕紳家族的資助下,透過東南亞「開放式保護主義」,資源集中、大者恆大,成創造獨角獸的最大溫床。政府與民間協力 實踐旅遊新創願景綜觀這幾年的旅遊創業市場,可發現較容易存活的商業模式為:目的地體驗票券平臺、OTA(線上訂房平臺)、網路旅行社、精緻客群服務商、旅宿科技、個人化的網紅內容行銷。但仍缺乏剛性需求支持。面對上述旅遊產業發展跌宕劇烈,政府與企業若能透過完善的對話機制探討最新趨勢,對政策制定和資源分配將非常有幫助,泛旅遊近年來參與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辦之法規調適座談及研討活動,針對旅遊型態及資訊技術所帶來的改變,對「民宿2.0」及「區域限定旅行業」等,盼能透過專家學者及中央、地方政府之交流,鬆綁法規並激盪創新作法,降低旅遊新創門檻,而這樣的良性交流已逐漸可望見成效。


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熊貓貼圖區 網站遊戲 幸運博弈 通博線上賓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nlrbghq4937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